2016年,我国铜采矿企业共274家,资产总额1040亿元、负债率58%,主营业务收入668亿元;铜冶炼企业209家、资产总额4668亿元,负债率63.8%,主营业务收入8506亿元;铜加工(包括铜线、铜板带、异型铜材、铜管、铜棒等)企业1302家,资产总额4004亿元,负债率59.4%,主营业务收入10071亿元。全国铜行业主营业务收入19245亿元。
我国铜产业储量总额3000万吨,排名世界第六; 铜矿产量161万吨,排名世界第二。以下三类总量均为世界排名第一,分别是铜精矿产量766万吨,铜精矿消费量1030万吨,铜材产量1682万吨。
目前,我国铜矿分布由原五大基地为主,逐渐扩展到向西部地区延伸,如内蒙古、新疆、西藏等。铜冶炼行业除了在四大资源基地分布外,在沿海地区(山东、广西)在铜冶炼分布的比重在加大。
2010年以来,铜产业投资发生了一些变化,矿山投资比较稳定,且在2014年铜矿山投资大于冶炼,近几年投资额都维持在250亿元左右;冶炼投资在2011年达到338亿元高峰,随后投资出现大幅下降,2016年为190亿元;铜加工行业投资热点不减,2016年达520亿元,2016年整个铜行业投资953亿元,占全国15.3%。
生产方面,2000~2016年,铜材产量年均增长15.8%,远高于铜矿和精铜增长速度。但近几年增长幅度明显放低,近三年,年平均增速为7.2%。资料显示,2016年铜材产量1682万吨,是2000年的10倍。据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统计,2017年1~6月铜材产量1014万吨,同比增长7.66%。2000~2016年铜矿、精铜生产增长速度分别为6.6%和11.3%;2017年1~6月铜矿和精铜同比增速分别为4.09%和7.16%。
世界铜加工主要生产国为美国、日本、德国、韩国、意大利和中国。2001年中国铜材产量占世界比例为14%,排名第三,到2016年,此比例上升到65%。
过去十年,我国国内铜加工产品结构比例中,线材的比例呈现上升趋势。截至2016年,铜线材占比由2010年的38%上升到44%;管材比例由2010年的18%下降到2016年16%;2016年板带材比例比2010年下降了3%。
进出口贸易方面,多年来,我国铜材一直呈现净进口状态,但净进口量逐年在减少,2004年净进口量最高达80万吨,随后铜材进出口量均在下降,2016年净进口量为11万吨。2017年1~5月净进口量为2.5万吨。从产品来看,除铜管处于净出口以外,其他产品均为净进口。
铜管是我国铜产品生产增长最快的品种,2000~2016年年平均增长速度为20%,2016年我国铜管产能320万吨,产量为280万吨,产能利用率87.5%,也是铜加工产品产能利用率最高的。排名前10家生产企业产能151万吨,占比47%;产量105万吨,占比37.5%,产业集中度相对较高。2003年开始,铜管为净出口,近几年,我国铜管出口量在15万~17万吨之间,进口量在1.5万吨。
2010~2016年我国铜板带产量年增长7.2%,2016年为325万吨,成为第二大类铜加工产品,产业集中度较低。16家代表性企业产量共计87.4万吨,占全国27%。企业规模偏小,产能利用率预计为67%。这说明,市场份额向优势企业集中、普通产品产能过剩严重、市场竞争激烈、加工费下降。铜板带是我国净进口铜加工产品,但净进口量在减少,2006年进口量最大是33万吨,近几年进口量在13万吨左右,而出口量一直维持在3万吨左右,目前没有较大突破。
由于新能源汽车发展,对锂电铜箔需求突增,造成2016年铜箔市场供应出现短缺,成为市场投资最热的品种。2010~2016年铜箔产量年平均增长10.4%,其中2016年产量为29.16万吨,增长22.3%;预计2017年铜箔产量将达35.8万吨,同比增长22.7%。其中锂电用铜箔产量2016年为5.88万吨,占整个铜箔产量的20%,而2011年此比例仅为6%。铜箔的主要生产企业产业集中度较高,有11家企业产量超过万吨,占全国产量近90%。多年来,我国铜箔仍依靠净进口,每年进口量在13万吨,出口量在2万~3万吨。另一方面,覆铜板呈现进出口状态,近年进口8万吨,出口10万吨。
2016年铜杆产能1120万吨,产量670万吨,产能利用率为60%,有20家生产企业产能超过20万吨,最大企业产能达100万吨,2016年前10家企业产能406万吨、产量近300万吨,产能利用率达74%,产量占全国的44.5%。
我国铜加工产业发展趋势呈现以下几个特点:
一是产业布局分散。今后除了在发达省份和沿海地区分布铜加工基地,在铜资源分布地会加大铜加工产业基地投资,特别是在西部地区会增加一定份额。
二是产业集中度提高。未来行业竞争激烈,一方面行业兼并重组增加淘汰落后企业。另一方面,新进入者加入,通过新材料、新技术、新市场等优势,参与提升行业竞争力,提高行业集中度。
三是市场需求仍有空间。未来市场呈现高、中、低不同层次需求,中低需求增长缓慢,高端产品需求保持高速增长,同质化趋势明显,市场竞争激烈。
四是铜加工大型企业向规模化、国际化趋势发展,中小型企业将向专业化、特色化发展。
五是“走出去”步伐加快。借助国家推动“一带一路”发展契机,加快国际合作。主要体现在扩大产品出口、海外并购趋势、在境外投资建厂三个方面。
六是产业技术升级。“互联网+”推动产业升级和技术进步,两化融合在铜加工行业推广将凸显行业竞争力。
七是呈现园区发展模式。贯彻绿色发展理念,已有铜加工企业退城入园、新企业布局在高新区或新材料基地等,而政府对企业发展的服务功能也由此加强。
八是产学研合作加强。为了拓展创新驱动,加强科技攻关,企业将更多地联合高校、研究机构,加强多方面合作。
我国铜产业发展重点,首先是创新发展。模式方面,鼓励大企业兼并重组、多种经济成分混合所有制企业建设,建立大型铜加工企业和研发基地,树立国际品牌战略。科技方面,要围绕清洁生产、节能减排、生态保护等科技攻关,开展新型材料研究,推进两化深度融合,扩大新型领域的应用科技攻关,满足在绿色环保材料的应用。行业可推动实施“互联网+铜”,加快智能化企业发展,推动产业升级。管理方面,应增强企业战略管控、投资决策、财务管理、资本运作、人才管理等方面的控制力,实现对生产经营各个环节的精细化、规范化管理。体制方面,激励机制、约束机制、竞争机制、发展机制,最大限度地调动员工积极性、主动性、创造性,正确引导、激励员工的行为,激发员工不断进取的精神,不断积累企业发展后劲。
其次是开发发展。铜产业要借助“一带一路”愿景,以产业链的模式“走出去”。在“一带一路”战略框架下,支持以产品换资源、以基础设施建设布局材料基地等产业链的模式“走出去”,从国家层面统一协调,为“走出去”企业引入战略合作者。同时,加快铜加工产业“走出去”步伐,健全材料产业“走出去”服务保障机制,加强经贸、外汇、财税、海关、外交等政策协调和支持。还要鼓励优势企业参与国际并购,参与新材料研发、产品国际标准制定,引进国际先进技术。
再次是协调发展。建立铜产业上下游产业信誉体系,信息沟通、资源共享、协调配套、共赢发展;建立物流、回收、产品研发体系;严格执行《环境法》、建立在线污染物排放的监控系统,保障生产、居住生态环境优美;企业建设与城市规划相互衔接,还应注重社区居民的利益诉求,平衡各利益方关系。
本文标签:铜型材 铜型材加工 上一篇:铜型材挤压厂处理方式 下一篇:铜型材生产加工工艺